一、总体情况:华人政治参与在魁省的现状
魁省的华人社区这几年人口增长很快,尤其集中在大蒙特利尔地区。政治参与的形式也越来越多,从最基本的投票,到市议会、区议会提问,再到社区组织推动公共政策,甚至形成了唐人街保护这样的完整案例。
不过,要说到真正“坐在议会里”的华人代表,还不多。现在的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:参与的意愿和行动在上升,但制度性代表还不足。
二、谁在参与?在哪里参与?
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,魁省大约有 11 万多华人,其中 9 成以上都住在大蒙特利尔地区。这意味着,真正能推动政治议题、形成影响力的场所,主要集中在蒙特利尔市政层面,以及魁省的省议会。
三、参与的方式有哪些?
- 投票和登记
年满 18 岁的加拿大公民,就可以在省级、联邦和市政选举里投票。魁省的选民登记相对简单,可以在网上完成。对新移民来说,第一次投票可能有点陌生,但政府和社区组织都有一些培训和讲解,帮助大家熟悉流程。 - 市政层级的发声
蒙特利尔的市议会和区议会,每次开会都有公众提问环节,居民可以现场提问,也可以提前书面提交问题。这个渠道对社区来说特别重要,因为很多和生活直接相关的事,比如社区规划、交通、治安、文化保护,都是在市政层面决定的。 - 社区组织的桥梁作用
比如大蒙特利尔中华家庭服务中心、南岸的华人文化交流中心,这些组织不仅帮大家解决生活上的问题,也会把华人的意见带进政策咨询会。还有唐人街工作小组、唐人街圆桌会议,更是直接参与到城市规划和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。
四、有没有华人代表?
有,但不多。市政层面上,2018 年到 2021 年,Cathy Wong曾担任蒙特利尔市议会主席,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。但在魁省的国民议会,或者在联邦魁省席位上,目前几乎没有华人议员。总体来说,魁省政治舞台的多元化程度还是不够,华人代表性明显偏低。
五、华人最关心的议题有哪些?
- 唐人街保护与发展
这几年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唐人街。经过多方努力,政府把唐人街核心区认定为省级文化遗产地,蒙特利尔也在 2024 年把唐人街正式列为历史遗址。更重要的是,这不是单一的“抗争”,而是通过公众咨询、社区动员、政府立法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闭环。 - 语言法带来的影响
2022 年的第 96 号法案,加大了法语在商业和行政领域的要求。很多华人小企业主和新移民,感觉到语言和合规成本的压力。这一块,也促使社区组织提供更多的法语培训和法律辅导。 - 安全与信任问题
2023 年联邦警方调查所谓“海外警务站”时,蒙特利尔和布罗萨德的华人社区被点名。这类事件会让部分华人担心身份认同和安全问题,从而影响他们对政治和执法系统的信任。这时候,政府的透明沟通和法律援助就显得很重要。
六、为什么参与还不够?
- 语言门槛:法语是政治和公共生活的主要语言,对很多新移民是个挑战。
- 公民身份:要投票必须是加拿大公民,而入籍速度这些年放慢了,导致很多新移民还没有选票。
- 时间和精力:不少华人忙于工作和经营生意,没法花很多时间去参加冗长的会议或写意见书。
七、积极因素:社区力量在增强
好的一面是,华人社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。除了服务型机构,唐人街的各类组织也逐渐和政府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。比如 2021—2026 年的唐人街行动计划,就是一个政府和社区共同推进的典型案例。
另外,像华人医院基金会这样的历史性机构,也在维系跨代认同和公共形象方面发挥作用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