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加拿大养老金的“三层楼”体系
加拿大的退休金收入可以分成三层:
- CPP/QPP(第一层,强制缴费)
- 打工人和自雇人士工资里必须扣的养老保险。
- 魁北克单独运行 QPP,其余省份是 CPP。
- 交得越多,交得越久,将来领得越多。
- OAS & GIS(第二层,政府给的)
- OAS(老年金):65 岁以上,住满一定年限就能领,不需要自己缴。
- GIS(补助):如果你老了收入很低,政府会再给一笔补助兜底。
- 雇主养老金 + 个人储蓄(第三层,自愿性)
- 有些雇主提供养老金计划(RPP、Group RRSP)。
- 个人自己还可以用 RRSP、TFSA 做补充。
一句话总结:CPP/QPP 是“必交的底子”,OAS/GIS 是“政府兜底”,个人储蓄是“靠自己”。
二、2025 年的重大变化
- CPP/QPP 增强完成
- 退休替代率从 25% 提升到 33%。
- 工资缴费上限从 $71,300 提高到 $81,200。
- 意味着高收入群体要多交钱(CPP2),但未来能领更多。
- OAS(老年金)稳定提升
- 每季度跟随 CPI(物价指数)上调。
- 75 岁以上的老人永久多 10%。
- 但如果你退休后收入超过约 $91,000,就要“被扣回”一部分。
- GIS(低收入补助)继续兜底
- 每年根据上一年报税收入重新计算。
- 例如单身老人收入低于 $22,272,可以领到最高 $1,097.75/月。
- 魁北克 QPP
- 与联邦改革保持一致,也是在“加厚”。
- 阿尔伯塔 APP 讨论
- 还停留在讨论阶段,要公投才能实施。
- 短期内大家还是交 CPP。
三、未来能不能“撑得住”?
- 联邦首席精算师算过账:CPP 至少未来 75 年稳得住。
- 原因:缴费比例早已调整;投资由 CPP 投资局负责,资金规模预计 2050 年达到 3 万亿加元。
- 短期投资可能有亏损,但长期结构健康。
- OAS/GIS 靠政府财政支撑,随着老龄化压力增加,未来可能做“小修小补”,但不会轻易削减。
四、不同人群会受到怎样的影响?
- 普通上班族
- 工资单上 CPP 扣得更多了,但以后能领更多。
- 属于“现在多交,退休多拿”。
- 高收入人群
- 要注意 OAS 的“回收线”,退休收入超过约 $91,000,就会被扣回。
- 做税务规划时要考虑提款顺序和收入控制。
- 低收入老人
- GIS 会随着物价涨,保障基本生活。
- 但如果兼职或有其他收入,就可能减少 GIS。
- 自雇和小企业主
- 自己要交雇主+雇员两份 CPP,压力大。
- 但未来 CPP 退休金也会比现在更高。
五、未来趋势与挑战
- 制度趋势
- CPP/QPP “加厚”完成后,将进入平稳运行期。
- OAS 和 GIS 保持 CPI 挂钩,继续做兜底。
- 政策可能调整的点
- 退休年龄是否会延后(目前 OAS 可延迟到 70 岁,CPP 可延迟到 70 岁)。
- 高收入人群的回收机制是否会更严格。
- 挑战
- 人口老龄化:未来老年人越来越多,年轻人比例减少。
- 非标准就业:零工经济兴起,很多人缺乏雇主养老金,需要靠 CPP 和自己存款。
六、给不同人群的建议(2025 版)
- 年轻人:别只靠政府,多用 RRSP 和 TFSA 提前存钱。
- 中产上班族:规划好何时领 CPP/OAS,结合 RRSP/养老金来做搭配。
- 高收入人群:注意 OAS 回收线,做税务筹划避免被“扣回”。
- 低收入老人:GIS 能兜底,但要小心额外收入导致补助减少。
- 自雇人士:要做好现金流安排,别忘了自己交双份 CPP,长远看是有回报的。
七、结论
未来 5–10 年,加拿大养老金制度的走向可以总结为:
- CPP/QPP 更强大:多交多领,保障更厚实。
- OAS/GIS 稳定:跟着物价涨,继续兜底。
- 挑战存在: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形态变化会带来压力。
- 个人责任更大:政府提供“底子”,但要想退休后生活宽裕,还得靠个人储蓄和规划。

